關于建立健全我市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議
顧 貧
理 由: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是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安全的關鍵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體系建設直接關系到生產建設、消費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直接面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農產品生產源頭把關和質量控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力爭三年內在全國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逐步建立村級服務站點”;《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的意見》強調:“到2012年底,完成全國所有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任務。通過加強建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職能明確、人員到位、力量匹配、業務規范、服務有力’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使其有明確的公益性單位性質和職責任務,有精干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必備的工作條件,有穩定的工作經費和規范的工作機制,切實全面提高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能力?!蔽沂杏捎谄鸩酵?、基礎差、建設步伐嚴重滯后,目前大多數鄉鎮仍處于“缺機構、缺手段”的狀況,嚴重制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今年是全面完成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的最后一年,因此,我市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任務十分繁重。建立健全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也是農民增產增收的需要,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必須高度重視我市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的建設工作,力爭在今年內全面完成我市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的建設任務。
辦法與建議: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區、鎮政府對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建設要高度重視,將這項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加強對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的指導、督查和協調工作,統籌安排人員編制、設備配備、運轉經費等方面工作,形成由政府統一領導、農業部門為主、有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促進建設工作順利進展。要制定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目標任務、方法步驟和具體要求,落實專項經費,加快推進進度,確保這項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若干規定》第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藥監督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農藥監督管理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強農藥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加大農藥科技和農藥監測設備投入,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和服務體系”。因此,市、區政府要將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資金及運轉經費列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我市已有6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在建設中,2012年尚需建設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17個,計劃項目總投資1020萬元,請市發改、財政列入2012年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加快建立完善日常工作經費保障機制,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有關人員基本支出和業務工作所需經費依法統一納入市、區級公共財政年度預算。
三、加強指導培訓。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以法律法規宣貫、政策文件解讀和建設業務指導為重點,加強對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檢測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技術水平。